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养生中医理论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的《医宗必读·痰饮》。说起“贮痰之器”——肺,大家都能理解,但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不仅与肺关系密切,还与脾有关。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说,脾有运化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职能,是人体水液及营养代谢的中间环节。脾出现了问题,便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来养肺,水液代谢也会出现问题,这样肺气久而久之会变虚,一旦受到外邪侵犯,肺的通调水道也会“失职”,水液停聚于体内就成了“痰”。

  咳出的痰是“有形之痰”,中医理论所指的“痰”与其不完全一样,范围更加广泛,是指体内脏腑功能障碍时,津液的正常输布、排泄受阻,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叫做“无形之痰”。很多疾病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都是由停于脏腑、经络的无形之痰引起的,因此,中医有“百病皆生于痰”的说法。

  明代著名医学著作《景岳全书》说:“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生。盖脾主湿,湿动则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可见,脾虚则生痰,要想不被痰饮所困,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护脾。要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油脂,影响脾运化功能的发挥;可适量多吃些具有健脾功能的食物,如玉米、芡实、板栗、番茄、香菇等。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