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养生中医理论五行指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

五行指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

    《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为何“始于一,终于九”是针道的“纲纪”?依据《灵枢·九宫八风》篇的内容可知,“始于一,终于九”语就是指“洛书”及其所表达的天文历法理念。     结合“洛书”布阵规律,五个“奇数”分布在春夏秋冬以及长夏五季,四个“偶数”分布在“四维”。“奇数”为阳,自冬而春而夏而长夏而秋,其运行过程是1→3→9→5→7,就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一年阳气由渐盛(1→3→9)到渐衰(9→5→7)的消长过程。四个“偶数”为阴,其布阵表达了一年阴气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由盛而衰(8→4→2),再由衰而渐盛(2→6→8)的消长过程。上半年阳长阴消,故为“阳”;下半年阳消阴长,故为“阴”。这是阴阳概念及其理论发生的天文历法背景。     “奇数”为阳,自冬而春而夏而长夏而秋,其运行过程是1→3→9→5→7,就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一年五季(冬→春→夏→长夏→秋)阳热之气的多少、气温的高低,乃至在此作用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周期变化。按五运六气理论而言,每个季节各有73.05天。五个“奇数”分布在东、南、中、西、北五方,四个“偶数”分布在“四维”。同样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不同地域阳热之气的多少、气温的高低,以及在此影响下不同地域环境之中万物的生长变化。     五行本意是指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也表达了五季依次循环,如环无端,往复不已的时间“序列”,科学地反映了春季万物复苏,如“木”之萌发;夏季万物盛长,枝繁叶茂,此时为全年气温最高,犹如“火”之温热;长夏气温高湿度大,植物开花结实,孕育新的生命,犹如“土生万物”;金秋送爽,万物成熟,生机收敛,植物的枝叶枯黄凋谢;冬季严寒,阳热之气如同自然的“水”一样涵藏于地下,万物生机伏匿敛藏。“五行”之“行”,即季节气候年复一年运行不息之意。在太阳背景下的五季气候运行不息,万物也随之发生变化,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莫不遵循于此,这就是五行以及五行相生之序发生的天文历法背景。     据上所述,“洛书”以太阳为坐标,以数理为符号表达了自然界阴阳消长,五季气候变化的运行规律(即“五行”), 都是针刺治病或者处方用药所应遵循的,在《内经》中随处可见依据季节气候变化来论证针刺选穴、进刺深浅、刺灸宜忌等等,这就是为何要以“始于一,终于九”作为临证治病的“纲纪”的理由。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