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养生中医养生防秋燥对症选方效更好

防秋燥对症选方效更好

干燥是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秋季来临,燥邪当令,燥邪最易伤肺和肌表,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若燥热传人阳明,则又常成肠燥便秘之证。为防秋燥,调养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则。食养应以养阴、生津、润肺为目的,采取平补、清补相结合的方法。

燥在肺部:症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鼻干燥,咳嗽无痰,咽痛而干。治宜辛散甘润。可用 ①桑杏饮:桑叶10克,杏仁5克,北沙参15克,川贝3克,梨皮15克,冰糖 3克,煎水代茶饮。②宁嗽定喘饮:山药50克,甘蔗汁30克,酸石榴汁15 克,生鸡蛋黄4个。先将山药煎取清汤,再将另外3味加入汤中煎煮,分3次温服。

燥伤胃津:症见口干、尿少、饮食不佳或有干呕。治宜养胃润燥。可用选用①雪梨浆:以甜雪梨1个,切成薄片, 于凉开水中浸半日,时时频饮。②五汁饮:用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拌匀凉服。③郁李仁:粥:郁李仁10克,大米 60克,以水100毫升研磨郁李仁,滤取汁,加水至1000毫升,加入大米煮粥食之。④芝麻粥:白芝麻10克,大米 30克,砂糖或白蜜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研碎,另煮米成粥,临熟调入芝麻、砂糖或白蜜。

燥伤肝肾:症见形体消瘦,皮肤干而无泽,盗汗,五心烦热,低热或干咳,痰中带血。治宜滋阴养血。可用①牛乳饮:鲜牛乳1杯,加热后服之。②天门冬粥:天门冬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③海参粥:海参20克,大米 50克,将海参与大米同煮粥食之。 (卫一鸣)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