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养生中医理论中医药与碑帖

中医药与碑帖

碑帖是一种集历史文化群⒁帐跗肺缓图庸すひ沼谝簧淼囊帐跽淦贰“碑”主要指汉、魏、唐代的碑刻如墓碑、庙碑、造像、摩崖石刻等,“帖”指名人的书札以及书法家写在绢帛或刻在木板、石片上,再经过拓片、装裱而成的作品。 中医药与碑帖之间从表面上看并无明显关联,其实两者同属国粹又彼此影响。书家知医,医家善书,历代互见,文脉同源。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张旭的《肚痛帖》、苏东坡的《覆盆子帖》、黄庭坚的《方药墨E》《苦笋帖》、徐渭的《水斋药方》、东晋葛洪书的“天台之观”以及收入《三希堂法帖》的明代医家王肯堂书帖等等,无一不显示出碑帖文化与中医药的关系。黄庭坚《苦笋赋》亦是集碑帖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于一体的代表。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素喜食苦笋,亦了解苦笋,曾诗曰:“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唯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他嗜食苦笋,曾引起不少亲朋好友们担心,恐其多食“动痼疾,使人萎而瘠”。黄庭坚对此一面婉言称谢,一面将自己多年吃苦笋的体会和苦笋的食疗价值作《苦笋赋》,以解其误。赋曰:“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词曰:棘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艿保】喽俺晌叮氯箴∶埽噜⒍患踩恕8强喽形叮缰亿芍苫罟喽缓Γ蝗缇偈慷缘孟停瞧渲咏街闫9誓苌钣曷抖芊缪獭J畴纫灾溃瓶臀飨……。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余亦未尝与之下。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镬。’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黄庭坚《苦笋赋》书写工整、隽秀,成为传世名帖,称为《苦笋帖》。《苦笋帖》不仅是书法瑰宝,也为后世研究苦笋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珍贵资料。唐代书法家怀素也有草书真迹《苦笋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帖仅两行十四字,书法俊健,有二王书风。 苦笋入药早,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载:“苦笋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食医心镜》载:“理心烦闷,益气力,利水道,下气化痰,理风热脚气,并蒸煮食之。”《本草纲目》谓:“苦笋,味苦甘,寒,无毒。四川叙州、宜宾、长宁所产苦笋,彼人重之。” 从上述文献来看,苦笋早为人们所重视,不仅可作为“益气力”的补益食品,亦可治疗肝、胆、肾病等。由此可知,黄庭坚喜食苦笋并作《苦笋赋》,是有其理论根据和实践经验的。(单健民)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