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骨伤科郭会卿温中除痹治风湿顽痹经验

郭会卿温中除痹治风湿顽痹经验

郭会卿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风湿骨科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师承国医大师朱良春、李振华及栗占国教授。主要研究类风湿、强脊炎、骨关节炎等风湿骨科疾病。郭会卿采用温中除痹法治疗风湿顽痹有着以下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痹证是由于外邪侵袭机体,导致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目前,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均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中医认为,顽痹是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病常有偏重,可偏风、偏寒、偏湿。风邪引起行痹,以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寒邪引起疼痛以冷痛、怕冷为主与寒冷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湿邪引起着痹以关节肿胀为主;热邪引起热痹,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素问·痹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顽痹的形成其本往往是脾虚,在脾虚生湿的前提下,又久居潮湿之地感受外湿,外湿引动内湿,内外湿结合阻滞气机不通,不通则疼痛,气郁化热,热甚则痛甚,初病常显热象,病久热渐消则出现寒象,湿邪留滞关节筋络之间则肿胀,湿邪缠绵黏滞则顽痹久治不愈。《济生方痹篇》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郭会卿认为,治疗顽痹要标本兼治,治本之法在于健脾祛湿,治标之法偏寒者以祛风散寒为主,偏热以祛风燥湿为主,并视其偏向而随证加减,通经活络应贯彻始终,他治疗风湿顽痹用自制方剂温中除痹方,药物组成: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制半夏10克,香附10克,砂仁8克,川厚朴10克,小茴香10克,乌药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木香6克,刘寄奴15克,威灵仙15克,穿山龙50克,徐长卿15克,元胡30克,甘草6克,独活30克。

方中苍术、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功能健脾祛湿,共为君药;桂枝、乌药、独活共用温阳化气、祛风散寒,共为臣药;香附、厚朴、小茴香、木香、枳壳共用温中理气,能够加强君药健脾祛湿之功效且有助于桂枝、乌药、独活散寒功效,刘寄奴、威灵仙、穿山龙、白芍、徐长卿、元胡共用活血祛瘀止痛,诸药合用功能活血调气、通络祛瘀止痛,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在该方基础上,加减运用治疗各种证型的顽痹,治疗寒痹非桂枝不能通其阳,寒痹当重用桂枝,同时加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羌活、秦艽、白芷;清热常用生石膏、知母、防己,治热痹非石膏不能清其热。  

行痹加用寻骨风、千年健;着痹关节肿胀者用健脾利湿之生薏苡仁、白蔻仁等;血瘀加当归、赤芍、川芎;久病气血虚加黄芪、党参;偏阳虚者,须酌以辛温之品以温中助阳,如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良姜、蜀椒等;顽痹日久不愈加用虫蛇类药,如穿山甲、蜈蚣、全虫、乌梢蛇。顽痹肾虚者加补肾药如蒸首乌、黄精、杞果、骨碎补、补骨脂;伴下肢无力者加用木瓜、桂枝、独活;上肢无力加用桑枝、白芷;伴多汗者加用麻黄根、龙骨、牡蛎;伴颈部疼痛加葛根、威灵仙。

温中健脾除湿与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止痛药物巧妙配伍,既消除了痹证,又顾护了脾胃,可谓是标本兼治、治病求因,故疗效显著。此为郭会卿治疗痹证的特色。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