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骨伤科右小腿肿胀3年余 医案解读

右小腿肿胀3年余 医案解读

高某,女,52岁, 2013年7月24日初诊。

主诉:右小腿肿胀3年余。

症候:近3~4年右小腿内侧出现静脉曲张,并逐渐加重。诊时右小腿肿胀、近期有加重,穿弹力袜。平时后背、下肢怕凉;着凉后大便频、易急躁,多梦。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右下肢轻度水肿。

经络诊察: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明经、少阳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病属太阴经、少阴经。

选经:太阴经、足少阴经。

选穴:针右侧尺泽、阴陵泉、血海、复溜。

二诊:针刺后自觉右小腿肿胀明显减轻(缓解近六七成),疼痛转轻,晚间抬高下肢已可缓解肿痛感,但仍觉双足冷。察:太阴经、足厥阴经异常。取右侧太冲、太白、阴陵泉、曲泉。

三、四诊:右小腿肿胀疼痛继续减轻,双足冷较前明显好转。察:足太阴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异常。取太阴经、厥阴经,针右侧太冲、曲泉、太白、阴陵泉。

针刺4次以后症状减轻,属显效。

医案解读

本例静脉曲张患者,经络诊察以足太阴经异常为主,静脉曲张的部位亦属于足太阴经。按经络气化理论,足太阴脾主统血,对血液的回流有影响,亦可化湿行气,主管水湿的流动,不仅提供营养物,也吸收和排除废物,能消肿胀。取尺泽、阴陵泉对穴,调理本经的气机、行气化湿,加血海行血,复溜滋养肾阴。针刺以后右下肢肿胀有好转。

二至三诊发现足厥阴经经络异常,调理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厥阴经主藏血,分配血液,跟静脉血液的回流有密切关系。静脉曲张不仅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也有正气虚的病机。因此取原穴和合穴相配太白配阴陵泉,太冲配曲泉,温阳益气的同时能调节本经的气机,有益气活血的作用。故经治疗肿胀的症状明显好转。 (王居易)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