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骨伤科颈椎病(寒湿阻络型)耳穴疗法

颈椎病(寒湿阻络型)耳穴疗法

患者女,56岁。主因颈部疼痛3 天,于2006年12月6日来诊。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曾在某医院门诊按摩治疗,疼痛未得到缓解反而加重,经介绍来诊。 患者颈项部僵硬疼痛,向下低头及颈部向左右旋转时疼痛,左侧疼痛剧烈,颈部向左侧旋转时,左侧肩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手指麻木。左侧颈肌紧张,左侧C3~C7椎体棘突旁压痛阳性,可触及条索状物,左侧肩胛肌、斜方肌有明显压痛,颈部左右旋转受限,尤其向左旋转受限明显,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核磁检查平扫示C3~C7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舌暗红苔厚腻,脉紧。 诊断 颈椎病(寒湿阻络型)。 治疗 选用耳穴双侧颈椎,左侧肩-锁骨、肘-腕-指。采用0.30毫米×15毫米毫针,先将耳穴皮肤按常规消毒,用左手固定耳廓,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从后方将所刺穴区的耳廓局部顶起,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从选定的某一穴点呈小于10°的角度刺入,然后沿着皮下与皮下软骨之间通达另一穴点的皮下或该穴区的另一端。即刻令患者活动颈部,做抬头、低头及左、右转头动作。越是活动困难的动作,越要多加强活动。5 分钟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明显增大,手指麻木亦有所减轻。然后配合颈部排针刺法,即先针其压痛点,以0.25毫米×15毫米毫针之针尖以45°角度对准颈椎斜刺,针尖略向颈椎方向斜刺,深度为0.5厘米~1.5厘米,使其有强烈针感向上肢放射感,然后在此针上下纵方向刺入其余各针,针间距离约1厘米,留针20~30分钟。共治疗1个疗程10次,诸症痊愈,并嘱平时减少使用电脑时间,适当做颈椎保健操。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颈椎病急性期尤其伴有局部水肿者,局部不宜采用重刺激手法,而宜采用耳穴、外劳宫等远端取穴的镇痛效果较佳。耳针沿皮透穴刺法较直刺法取穴简便、直观,刺激穴区面积大,疗效更为快捷、显著,且便于长时间留针刺激,是治疗颈肩部等部位疼痛的优选方法。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