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肝胆外科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慢性乙型肝炎腹胀 中药处方逐渐缓解

臌    胀 王某,男,51岁。2011年12月20日就诊。患慢性乙型肝炎1年余,腹胀2月余。患者自诉因腹胀于上月曾在某三甲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治无明显疗效,因费用太高,故出院回家,经人介绍延余诊治。检测患者AST:73U/L,GGT:91 U/L,腹水最深处11.8 cm,血小板减少,胆囊壁厚,腹胀,疼痛,纳后腹胀,寐欠安,小便黄,乏力,胁痛,舌淡暗、水滑苔黄腻,脉弦滑。嘱多休息,多半卧位;饮食清淡,勿食燥热之品,低盐,限入液;勿乱服药;定期监测病情。

服水飞蓟素片(益肝灵),2片/次,3次/d;安体舒通,1片/次,2次/d;双氢克尿噻,1片/次,2次/d。

中药处方:西洋参6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茵陈蒿10 g,猪苓20 g,茯苓120 g,泽泻15 g,栀子6 g,生大黄20 g(泡服,按保证大便每日4次调整用量),厚朴10 g,通草10 g,大腹皮15 g,鸡内金10 g,桃仁10 g,玉米须15 g,冬瓜皮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生黄芪30 g,仙鹤草30 g,茜草15 g,5剂。

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此后多次复诊,始终以此方加减为用,至2012年3月腹水完全消退。现肝功能基本稳定,无腹水,诸症皆消如常人。采用煮散剂,维持服用中药。
 按:慢乙肝肝硬化腹水后期,病机虚实夹杂,虚重在气阴两虚,实重在水停、气滞、血瘀。黄芪生脉散益气养阴;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猪苓、茯苓、泽泻、玉米须、冬瓜皮利水;桃仁活血化瘀;厚朴、通草、大腹皮、鸡内金、猪苓这5味药实际上是《温病条辨》中的二金汤去海金沙的组成,其原文云:“夏秋疸病,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必以宣通气分为要。失治则为肿胀。由黄疸而肿胀者,苦辛淡法,二金汤主之。”可见,厚朴、通草、大腹皮为治疗湿中气滞之要药,气行则水行。鸡内金导滞消食磨积,与其他药配合入肝胆经,协同增效。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