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胃肠病从芦荟致肠炎谈辨证用药

从芦荟致肠炎谈辨证用药

芦荟俗名油葱,是清热解毒类中药,味苦、性寒,有小毒。全球有数十个品牌,近年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消炎、止痛、止咳、美容、菜肴等。有研究专著数十本,并有药品、.食品、美容、化妆等系列产品近百种。

据临床资料报道,芦荟对咽喉炎、气管炎、肺炎、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胸胁疼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胁间神经痛,服其生叶及其液汁,以及水火烫伤外涂其液汁均有良效。芦荟丸是治疗肝胆火热症的常用成药方剂,对肝胆急慢性炎症均有良效。

笔者在治疗胃痛患者时,饭前半小时嚼食芦荟鲜叶 10—15克,有止痛之良效。久咳,不明原因胸胁疼痛,如前法服之亦奏效。但经历一例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每日嚼食生叶三次,胃痛虽效,但连服一周后出现腹泻,腹痛,大便伴有粉红色粘液等症,再行肠镜检查,结肠有渗出性炎症表现。另一例慢性胃炎患者,服之亦能缓解胃痛,但连服五天后也出现腹泻,解暗红色粘液便。此二例患者均系脾胃虚弱型体质,且都连服五天以上而出现肠炎症状,实与芦荟之寒性有关。

查阅文献,芦荟可刺激胃肠引起蠕动加快,还会刺激胃肠分泌,甚至引起溃疡,炎症出血。对脾胃虚寒、体弱者及妊娠妇女,有出血性倾向体质者宜慎用或忌用。

对此,悟出类似芦荟的苦寒清热消炎止痛药内服,不应仅据药理检验分析有消炎止痛作用,而偏离病体寒热虚实和药性之寒热温凉的中医理论,对于实证,炎痛表现热性者方可适用,对虽为炎性痛症,但证见虚寒,体质又属虚寒者不适宜用。

回顾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搞中草药时,普遍撇开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原则,根据一些药理实验而应用苦寒之七叶一枝花、甘果榄、万年芭、山豆根、金不换、水田七等单味或复方原药制成粉、片、水、针等剂型治疗消化道、呼吸道炎症与疼痛症,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甚至个别产生疼痛加剧、恶心、呕吐、头晕、虚脱等现象,这是值得反思并要吸取经验教训的。(李振光)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