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胃肠病腹痛腹泻不止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腹痛腹泻不止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     黄某,男,58岁,住院号:102947,2009年12月24日诊。     患者20余天前因肺重度炎症住市某院治疗,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2天患者自觉身体已无大碍,不听家人劝阻,食生冷水果及肉食,遂致腹痛腹泻不止,泻下稀水样便,病情几日来呈逐渐加重趋势,日泻下10余次,终致卧床不起,遂来我院治疗。入院症见:腹痛腹泻,泻后痛减,发热,神疲乏力,纳差,小便少,舌暗,苔微黄,脉滑数。中医查体:神清,少神,面色苍白,腹部压之痛。查血常规:白细胞:8.17×109/L,NEU%:82.7%,LYM%:7.7%。电解质示:K+:3.7mmol/L,NA+:129.1 mmol/L。西医诊为急性胃肠炎。入院后予抗炎、补液及对症治疗。     证属:食伤脾胃,湿热逗留。     治法:健脾化湿清热,兼以消食。     处方: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砂仁6克,苍术10克,木通6克,车前子15克,焦三仙各10克。3剂,中药颗粒剂,日1剂,分早晚2次温开水冲服。     二诊(12月25日):泻下3次褐色脓血便后,腹痛稍减,遂停上方。西医予对症治疗后,便血止,仍日泻下10余次,夹有未消化食物,舌暗而红,苔少而黄偏干,脉促。科室会诊后予以下处方:     处方:黄连6克,黄芩10克,葛根10克,陈皮6克,藿香10克,云苓10克,麦冬10克,苍术10克。3剂,颗粒剂,分早晚二次,温水冲服,日1剂。     三诊(2010年1月3日会诊):病情未见好转,仍日泻下10余次,量不多,黄便质稀,夹未消化食物,腹不痛,气喘,面色白,疲软无力,精神很差,几无起床之力。舌暗,少苔,根黄,脉细数结代。查血常规:白细胞:2.14×109/L,血小板:24×109/L。查胸部CT示:考虑两肺特殊类型感染,合并间质纤维化可能,双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今停所有抗生素,仅补液治疗。家属几近绝望,欲放弃治疗。遂请陈师会诊,指导治疗。     证属:脾虚湿盛,虚中夹实。     治法:醒脾化湿,升阳止泻。     处方:葛根30克,车前子20克(包),白芍20克,川连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石榴皮15克,焦三仙各10克,荷叶10克,甘草10克。3剂,水煎代茶饮,不拘时服,日1剂。     四诊(2010年1月6日会诊):腹泻显著减轻,日行2~3次,质稀色黄,面色较前改善,已稍转红润。舌质红,苔黄,舌体较前转润,脉细数。停静脉液体治疗。肝功能示:白蛋白18g/L。上方加菖蒲20克,玉竹15克以滋养胃阴,醒脾化湿。     另,药膳处方:生姜30克,白蔻15克,肉蔻15克,肉桂10克,大茴10克。鲫鱼一条,挖空内脏,不去鳞。上药与鱼同煮,煮烂喝汤。     五诊(2010年1月8会诊):稍有腹胀,大便1日1次,已成形,食量增,精神好转,已能坐起,舌暗红,苔黄少苔,脉细数。     处方:西洋参15克,炒白术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赤芍15克,枳壳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3剂,日1剂,水煎服。     六诊(2010年1月10日会诊):已无腹胀,大便已成形,纳增,精神转佳,舌苔较前转润,脉细数。查血常规:白细胞:3.78×109/L,血小板:55×109/L。肝功能示:白蛋白28.7g/L。查胸部CT示:胸腹腔积液较前减少。继服五诊处方及药膳方。     患者于1月11日出院,带中药1周出院。1月18日回访,患者无不适症状,已能适当运动,嘱其注意饮食及冷暖。     按:患者以腹痛腹泻,泻下稀水样便入院,余予以健脾消食,清热化湿法。患者次日出现脓血便,病情由泄转痢,较前加重,并出现促脉之危候。因患者病情危重,遂请科室会诊,予中药处方仍未见效,故请陈师会诊。     陈宝贵会诊时患者日泻下10余次,量不多,质黄稀,夹杂未消化食物,气喘,面色白,面色白,疲软无力,精神很差,虚极已见。陈师以大量葛根升阳止泻,以白芍养阴,以川连燥湿止痢,以藿香、荷叶化湿,其中荷叶兼可健脾升阳;以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以石榴皮涩肠止泻;以甘草调和诸药,且与白芍同用可以腹痛之急。全方有升阳止泻,醒脾化湿之效。患者服药3剂后,腹泻减,面转润。因久泄痢必伤阴,故四诊时陈师于三诊方中加玉竹以增养阴之力;加菖蒲以醒脾化湿。考虑患者大病体虚,原非几日内能改善,故另开药膳方,此方可以补脏虚,升蛋白。五诊时患者已大见好转,因余邪已尽,故用补气养阴兼理气之品加药膳方善后。后随访已痊愈。     思考本案,自己所开处方与师方思路原有相近之处,为何疗效不佳。回观己方,原病重而药轻,师之方则药专而力猛,掌握了药物最佳配比用量。可见,跟师学习不单是记方治病,而掌握方药的用法用量及量效关系尤为关键也。《内经》谓“陷者举之”,因祛风药性情升浮,故升阳举陷时多择用之。     此案中用到葛根、藿香二味风药。葛根在方中量大使用可升举清阳,使阳气升则泄泻可止,藿香在方中应用起到醒脾芳香化湿的作用。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