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神经疾病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外治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中医认为,眩晕多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治宜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据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防治眩晕。

药枕疗法:野菊花500克,红花100克,薄荷200克,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袋包装后放置于枕芯中,睡觉时枕之即可,3个月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平肝的作用,尤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塞耳疗法:灵磁石10克,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两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用5~7天。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尤适用于肾虚所致的眩晕。

敷百会穴法: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糊状,外敷于头顶正中之百会穴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一般30分钟后眩晕症状可明显减轻,每日1次,连用2~3天。具有化痰除湿的作用,尤适用于痰湿所致的眩晕。

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共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3~5天。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尤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敷涌泉穴法: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糊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用10~15天。具有引热下行的作用,尤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等症。 

足浴疗法:取山栀子、钩藤各 10克,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用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克,钩藤、桑叶、菊花各 20克,方法同上。尤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