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神经疾病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高某,女,67岁,2015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头晕三天。患者面红目赤,三天前不明原因性出现头晕,伴有天旋地转感,甚则呕吐,右侧卧位时头晕明显,右侧耳鸣明显,听力减退,右侧手抖,心慌且每日下午3点左右不适感加重。舌红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滑。既往有右侧神经性耳聋、颈椎退行性病变、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等病史。辅助检查:血压偏高(160/90mmHg),心电图未见异常,CT检查未见异常。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乃眩晕病的肝阳上亢证,用平肝潜阳、祛湿化浊法,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方药: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半夏15克,潞党参15克,大红枣20克,生姜片10克,炙甘草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30克,桂枝10克,生白术15克,石菖蒲30克,生牡蛎20克,生龙骨20克,5剂,水煎温服,一天1剂,一日3次。 二诊(2015年2月17日):眩晕略减,呕吐已止,右侧耳鸣减轻,舌苔未化。改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为主,后随访诸症皆减。 按: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此患者肝阳上亢,因而出现眩晕、高血压、面红目赤、耳鸣等,化火生风则出现手抖、心慌。湿浊上逆则呕吐、苔白厚、脉滑。因而,首诊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平肝潜阳,另加陈皮、石菖蒲、泽泻、生白术祛湿化浊。复诊时眩晕略减,余证减轻,但舌苔未化,说明药虽中病,但未得化其根源,故而从调脾胃入手,健脾祛湿。(黎崇裕)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