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咽喉疾病咽痛吞咽困难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咽痛吞咽困难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陈某,女,24岁,2012年3月16日初诊。 病史:咽痛5日,伴右下颌痛,吞咽困难,服头孢克肟颗粒、清热散结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无效,口淡不渴,舌暗淡,苔少,脉沉细微。查:咽后壁稍红,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 辨证治则:寒凝阳衰,治以散寒温阳,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半夏散加减。 方药:麻黄9克,细辛6克,制附子12克,桂枝15克,清半夏15克,桔梗9克,炙甘草15克。3剂,水煎服。 随访:患者告第一次服药后有轻微汗出,疼痛大减,可进流质饮食,再服未见汗出,三剂尽症状消失。 按:清热解毒,似乎是目前治疗咽喉疾病的主流方法。然临床属热者故多,属寒者亦不鲜见。 案1辨证以面黄、扁桃体不红,舌淡为辨证要点,以理中汤温中健脾,重用白术通便健脾,半夏散化痰散寒,桔梗、木蝴蝶利咽。然脉沉细数,是阴虚内热吗?否。数脉可见于热证,也可见于虚证。如《伤寒论》1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虽为沉细数脉,无口干咽燥等阴虚内热之象,此因脾胃阳气亏虚所致。 案2辨证以口淡不渴,舌暗淡,脉沉细微为辨证要点,屡用清热药无效也是佐证。另外,病起突然,考虑有外感因素。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祛风、半夏散及汤化痰散结止痛。今人困于“十八反”之说,附子、半夏同用较少。虽然自仲景起,历代医家二药同用者不在少数,但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笔者一般也不敢贸然违背,但对较熟悉患者,曾多次投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咽喉疾病属寒凝者,仲景的半夏散当为祖方。本方由半夏、桂枝、炙甘草3味组成,有散寒、化痰、祛风功效,对寒凝痰滞咽痛有奇效,以上两则病例,均合方用之,可为验证。(杨彦伟)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