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鼻炎鼻与牙龈出血治验

鼻与牙龈出血治验

刘某某,男,35岁,已婚,农民。1986年3月8日初诊。

患者30岁时开始饮酒,初则酒量不到半两,半年后,增至1-2两,未到两年,酒量已达半斤。1983年开始出现头胀,以前额为甚,日晡则剧,遇热亦然,口渴喜冷,时而心烦。酒量减则上述证状减,反之加剧。曾反复多次测量血压,均未见异常。前医按湿热治之,服药20余剂,其效不著。1984年8月始见鼻出血,鲜红量多,或数日1次,或半月左右1次。前医用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化裁,虽可使鼻出血暂止,但不出半月却又复发。今诊,除上述外,且见牙龈出血,牙齿松动,苔黄,舌质干红,脉细数等。此乃胃火热炽,肾阴亏损之侯。应清胃滋肾,凉血止血。药用生石膏、生地黄、白茅根、藕节各30克,麦冬15克,知母、牛膝、丹皮各12克。2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鼻出血止,但舌面如镜,舌质红绛而干。此乃胃津不足显露于外也。遂守上方加沙参24克,石斛15克。水煎含服2剂。

三诊:牙龈出血及牙齿松动已解,口渴心烦大减,苔萌出少许,舌脉同前。邪热未尽,阴伤未复,遂嘱再服2诊方3剂而愈。

按:阳阴胃经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上于头面,终于牙龈。胃热循经上冲则头胀以前额为甚,日哺加剧;迫血上溢则鼻出血、牙龈出血;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阳不足,虚火上冲则牙齿松动;心烦口渴,苔黄,舌质干红,脉细数者,邪热伤及阴津之象也。故初诊用玉女煎加丹皮、白茅根、藕节,以清胃滋肾,凉血止血。药后病去而舌绛无苔者,胃津重伤,因此三诊仍守上方加沙参、石斛而愈。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