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偏方鼻炎鼻黏膜炎(鼻腔充血)生地大黄汤

鼻黏膜炎(鼻腔充血)生地大黄汤

1983年盛夏之际,有刘姓妇人因鼻出血求诊。诉其反复鼻衄已3月余,曾在地市级医院检查,诊为鼻黏膜炎(鼻腔充血),服中西药效不佳。月经正常,但经期常患衄,故有医者以倒经治之罔效。今日晨起,鼻衄又发,且量多如涌,色红而稠。

家父观其形瘦颧红,舌红苔白,脉滑数,实乃阴虚火旺之体。阴虚无以制火,虚火上炎,灼伤血络,络伤则血外溢。立方以滋阴降火,以图血得寒而凝。又思,此案鼻衄出血之多,络损之处血流脉外,定有瘀结内停。若瘀积不去,则新血难复,故中医有“行血则血行经络,不止自止”之论。

家父思之再三,立方欲生地大黄汤加减:生地30克,大黄9克,北沙参12克,麦冬10克,花蕊石9克,甘草3克。浓煎,徐徐饮之。每日1剂。患者服5剂后愈,鼻衄未再复发。

家父云:生地大黄汤,出自《千金翼方》,称治“吐血百治不瘥,疗十十差,神验不传方。”药仅生地黄、大黄二味,其立方药简意深,配伍精当。地黄甘寒毓阴,凉营止血。大黄苦寒直折,荡涤祛瘀。地黄补其虚,大黄泻其实。地黄守而不走,大黄走而不守。两者动静结合,开合相济,亦补亦泻。

且地黄得大黄,则养阴而不腻滞,止血而无留瘀之弊。大黄得地黄,则清泄而不伤阴,逐瘀而少耗血之虑。相反相成,乃本方治疗特色。此方可养阴凉血,逐瘀泻热。常用于热扰营血夹瘀之症。凡出血鲜红,大便秘结者,投之效佳。

此外,大黄具悍利之姓,有将军之称,去邪可速战速决。病初吐衄,患者体质尚实,用大黄泻热祛瘀量可大(10~20克),若用于吐衄时间日久,或见反复发作,如妇人崩中漏下,体虚已现,大黄用量宜小,可用6克以下,以化瘀磨积,缓图奏功。而且,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症状,适当加减化裁。另本案阴虚为主,故加北沙参、麦冬,实为辨证施治之需。

生地大黄汤,笔者在临床常用于各种血症,并不断加大其使用范围。例如暑热有表症,加藿香、佩兰、香薷。风燥鼻干,加桑叶、菊花、玉竹。风热症加薄荷、芦根。风寒加荆芥、防风。气分实热加黄芩、黄连、石膏。血热盛加水牛角、赤芍、丹皮。脾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当归、阿胶。总之,随症变化,相机取舍。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