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白饭树根是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中医认为白饭树根祛风湿,清湿热,化瘀止痛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白饭树根基本信息别名
薏米蔃、鱼眼根。
来源产地
为大戟料植物白饭树的根。生于海拔100-1200m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炮制
随时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白饭树,落叶灌木,高1-4m。全株无毛。茎嫩时绿色,老时红褐色;小枝具纵棱。单叶互生;叶柄长2-5mm;托叶2,近三角形,长约2mm;叶长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1-7cm,宽1-3.5cm,先端钝而有小尖头,基部宽楔形,上面绿色,下面带苍白色;侧脉5-7对,稍明显。花单性异株,极少同株;雄花多数,直径2-2.5mm,淡黄色,组成稠密、腋生的花簇,花梗纤细,长2-4mm,萼5片,近卵形,基部连合,长2-3mm,无花瓣,雄蕊5,与花盘腺体互生,伸出于花萼之上,花丝淡黄色,花药圆形,退化雌蕊3,线形,基部连合,先端弯曲或2-3裂,分离部分长约1mm;雌花单生或少数簇生于叶腋,花梗长2-4mm;花萼5,形似雄花花萼,宿存;花盘杯状,边缘具齿缺;子房卵形,3室,着生于花盘上,花柱3,稍扁,反曲,先端各2裂,基部合生,宿存。蒴果浆果状,近球形,顶梢压扁,未熟时果皮甚薄,绿色,全熟时果皮的分果爿,果梗长约3mm。种子3-6颗,具三棱和细小网纹,腹侧凹陷,胚弯曲,红褐色。花期3-8月,果期7-12月。
植物形态详"白饭树叶"条。
化学成份
根含去一叶萩碱,大麦芽碱,白饭树碱等生物碱。根皮也含白饭树碱。根茎含毒一叶萩碱,去甲一叶萩碱、白饭树碱醚,白饭树醇碱以及三十一烷,β-谷甾醇,算盘子酮醇。
白饭树根功效与作用药理作用
有抗菌作用。
性味归经
苦;凉。入肺,心经。
功能主治
祛风湿,清湿热,化瘀止痛。主湿痹痛,湿热带下,湿疹瘙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酒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止痛,杀虫拔脓。治咳嗽,黄脓白泡疮,蛇伤。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