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遍山红是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中医认为遍山红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遍山红基本信息别名
暴牙郎、秤杆菜、大坛子根、大叶朝天罐、酒瓶果、小煨罐、野楷杷、满山红、三叶藤、、秤杆树
来源产地
野牡丹科植物尖子木的全株或根。生地海拔500-1900m的山谷密林下,阴湿处或溪边,以及山坡疏林下、灌丛中。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炮制
夏、秋季采收全株,根全年可采挖,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1-2m。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幼时被糠秕状星状毛及具微柔毛的疏刚毛。叶对生;叶柄长1-7.5cm,有槽,密被糠秕状星状毛,槽内被具微柔毛的刚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狭椭圆状卵形或近椭圆形,长12-24cm,宽4.6-11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边缘具不整齐小齿,叶面被糠秕状鳞片或无,背面通常仅脉上被糠秕状星状毛;基出脉7。聚伞花花序组成圆密被星状毛,狭漏斗形,具钝四棱,有纵脉8条,裂片扁三角状卵形;花瓣红以至粉红色,或深玫瑰红以,卵形,长约7mm,于右上角突出1小片;雄蕊4长4短,长者紫色,药隔隆起而不伸长,短者黄色,药隔隆起,基部伸长成短距;子房下位,4室,无毛。蒴果倒卵形,长约8mm,直径约6mm,宿存萼较果长,漏斗形。花期7-10月,果期1-5月。
性味归经
味苦;微甘;性凉。归大肠,肝经。
遍山红功效与作用传统附方
①治痢疾:遍山红根或叶一两。煎水服。
②治腹泻:遍山红全草一两。煎水服。
③治疔疮:遍山红嫩叶捣碎敷患处;并用根一两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湿热泻痢,吐血,尿血,月经过多,产后红崩,带下,疮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解热毒。
2.《广西药植名录》:治疥疮,毒疮。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