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薄荷的功效与作用油是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挥发油。中医认为薄荷油疏风,清热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复方薄荷油滴鼻液、薄荷油治疗胃肠胀气。
目录薄荷油基本信息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挥发油。
性状特征
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薄荷香气,带辛辣而清凉,有强烈的窜透性。在温度较低时有大量的无色晶体析出。存放日久则色渐变深,质渐变粘。易溶于水,与醇、醚、氧仿等均能任意混合。比重(25℃)0.899~0.909。
原形态
多年生芳香草本,茎直立,高30-80cm。具匍匐的根茎,深入土壤可至13cm,质脆,容易折断。茎锐四棱形,多分枝,四侧无毛或略具倒生的柔毛,角隅及近节处毛较显着。单叶对生;叶柄长2-15mm;叶形变化较大,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7cm,宽1-3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长级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具柔毛及黄色腺鳞,以下面分布较密。轮伞花序腋生,轮廓球形,花时径约18mm,愈向茎顶,则节间、叶及花序递渐变小;总梗上有小苞片数枚,线状披针形,长在2mm以下,具缘毛;花柄纤细,长2.5mm,略被柔毛或近无毛;花萼管状钟形,长2-3mm,外被柔毛及腺镤,具10脉,萼齿5,铗三角状钻形,长约0.7mm,缘有纤毛;花冠淡紫色至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较大,其余3片近等大,花冠喉内部被微柔毛;雄蕊4,前对较长,常伸出花冠外或包于花冠筒内,花丝丝状,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药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小是对果长卵球形,长0.9mm,宽0.6mm,黄褐色或淡褐色,具小腺窝。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性味归经
味辛;性凉。
薄荷油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齿痛,皮肤风痒。
化学成份
薄荷鲜叶含渍1%-1.46%,油中主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含量62.3%-87.2%,还含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乙酸癸酯,乙酸薄荷酯,苯甲酸甲酯,α-及β-蒎烯,β-侧柏烯,3-戊醇,2-已醇,3-辛醇,右旋月桂烯,柠檬的功效与作用烯及桉叶素,α-松油醇等。又含黄酮类成分:异瑞福灵,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薄荷异黄酮甙,有机酸成分:迷迭香酸,咖啡酸;氯基酸成分: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最近,又从叶中分阶段得具抗炎作用的以二羟基-1,2-二氢萘二羟酸为母核的多种成分:①1-(3,4-二羟基苯基)-6,7-二羟基-1,2-二氢萘-2,3二羟酸,②1-(3,4-二羟基苯基-1,2-二氢萘-2-羟酸。
用法用量
内服:开水冲,1-3滴。外用:适量,涂擦。
各家论述
1.《重庆堂随笔》:患风热头疼龈痛,搽患处。
2.《中国医学大辞典》清热散风。治头风,目赤,咽痛。牙疼,皮肤风热。
3.《国药的药理学》头痛、晕船、反胃、胃肠气胀等,涂布或内服。
4.《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疝痛,下痢。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