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蚕豆的功效与作用花是豆科植物蚕豆的花。中医认为蚕豆花有凉血,止血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蚕豆花基本信息来源产地
蚕豆花
中药蚕豆花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产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原形态
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性状特征
干燥的花,黑褐色,皱缩,长约2厘米;萼紧贴花冠管,先端5裂片,每因干燥碎断而残缺;花的旗瓣在外,并包裹着翼瓣和龙骨瓣,因皱缩卷曲,不易分辨。气微香,味淡。以花朵干燥、完整、紫黑色者为佳。
采收炮制
清明节前后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化学成分
花含少量D-甘油酸。花萼中含叶绿醌。
蚕豆花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平。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治劳伤吐血,咳血,鼻衄,血痢,带下,高血压病。
传统附方
①治咳血:蚕豆花三钱。水煎去渣,溶化冰糖适量,一日二、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②治血热漏下:鲜蚕豆花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者15-30g;捣汁或蒸露。
各家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 治吐血,咯血。
2.《安徽药材》:治鼻出血。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止白带。
4.《上海常用中草药》:治各种内出血,白带,高血压病。
5.《苏州本产药材》:凉血,和胃。
6.《上海常用中草药》:止血,止带,降血压。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