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产品中心
搜索

所在位置:

首页 中药中药大全草石蚕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草石蚕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草石蚕是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或全草。中医认为草石蚕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草石蚕基本信息

别名

,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的功效与作用,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白毛蛇,白毛骨碎补,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地蚕,、滴露,甘露儿,土蛹,宝塔菜,蜗儿菜,土虫草的功效与作用,地牯牛草、地纽。

来源产地

草石蚕

中药草石蚕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或全草。全年可采。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生于湿润地或近水边。分布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原形态

圆盖阴石蕨,又名:阴石蕨。

多年生草本,直立,基部有匍匐枝,枝端有螺丝形的块茎。茎高30~60厘米,方形,四棱,上有倒生的长刺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10厘米,宽1.5~6厘米,先端尖锐或长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锯齿,两面有长柔毛;叶柄长1~5厘米。苞片披针形,两面有长柔毛。花2~6轮,每轮有花3~6朵,集成间断的穗形总状花序,顶生于枝梢;小花柄基部有1对脱落性的刚毛状小苞片;花萼钟状,外被腺状柔毛,5齿,齿端有针状尖;花冠淡红紫色,露出部分有腺状毛,冠筒内有毛圈,上唇直立而略反折,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2强,伸出于冠简外而盖于上唇之下;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黑色。花期5~6月。果期6~7月。

性状特征

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

草石蚕地上部分含有的异高山黄芩的功效与作用素甲基醚-7-O-β(6″-O-乙酰基-2″-阿洛糖基)葡萄糖甙0.25mmol/L能增强氯化钙所致透明质酸酶的活化作用,直到0.2mol-L仍呈浓度依赖性能活化作用,但在0.5mol-L时此作用明显减弱;洋丁香酚甙0.5mmol-L浓度下对透明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作用;异高山黄芩素7-O-β(6″-O-乙酰基-2″-阿洛糖基)葡萄糖甙完全未见增强作用,反可较弱抑制透明质酸酶活。

草石蚕所含水苏碱略有乱味,无甚药理作用,口服后原形自小便排出。它能减慢蛙心的收缩频率。苏联产同属植物S.hetonicaeflora能增强妊娠后期及分娩后第1天的子宫收缩力,可用于妇产科。另一种S.recta L.则有利胆作用。S.sylvatica L.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轻度降低血压,显着增强心脏收缩力,兴奋子宫。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甙、有机酸、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酚类、糖类。

草石蚕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解表清肺,补虚健脾。治风热感冒,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小儿疳积。

传统附方

①治中风口眼歪斜、瘫痪及气血虚弱、头痛头眩:阴石蕨干全草为末。每次一钱,泡酒服。(《泉州本草》)

②治风湿性关节酸痛或腰背风湿痛:阴石蕨干全草四两。浸酒一斤,频服。(《泉州本草》)

③治腰肌劳损,关节酸痛: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扭伤:阴石蕨鲜根茎去毛,捣烂,敷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肺痈:鲜阴石蕨根茎一至二两。水煎,调冰糖服。

⑥治乳痈:鲜阴石蕨根茎适量,捣烂外敷。

⑦治带状疱疹:鲜阴石蕨根茎,捣烂绞汁,调雄黄末少许,搽抹患处。(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⑧治风火牙痛,扁桃腺炎:阴石蕨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实用中草药》)

⑨治牙龈肿痛:阴石蕨根茎三至五钱(鲜者倍用)。煎汤去渣,同鸡蛋的功效与作用煮服。(《闽东本草》)

⑩治横痃:鲜阴石蕨根茎同白糟或醋的功效与作用糟共杵烂,敷患处。(《闽东本草》)

⑾治咯血,荨麻疹:阴石蕨根茎三两。水煎,加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2.治风热感冒:草石蚕全草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13.治肺痨:草石蚕根四两。炖猪肺常吃。(《贵州草药》)

典籍记载

①《钦膳正要》:"利五脏,下气,清神。"

②《江苏植药志》:"治心痛。"

③《陆川本草》:"滋养强壮,清补肺金,功类冬虫草。治身体羸瘦,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④《贵州草药》:"清肺解表。全草:治风热感冒;根:治肺痨。"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2.《本草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3.《生草药性备要》:根茎:祛风去湿。浸酒摔筋骨。

4.《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治哮喘,气痛,肚痛;为末治蛇疮。

5.《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6.《浙江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7.《泉州本草》:全草:驱风镇痉,退风湿热,止痛解毒。治中风口眼喎斜,瘫痪,风湿性疼痛。

8.《闽东本草》:根茎:治喉蛾,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淋病;外敷手足脱臼。

9.《广西药植名录》:根茎:治跌打,咳嗽;黄病,小儿疳积。

10.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祛风散湿,凉血利尿。治破伤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血尿。

11.《福建中草药》:根茎:清热凉血,除湿通淋。治肺痈,乳痈,淋浊,便血,带状疱疹。

草石蚕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全草15-30g,根30-60g;或浸酒;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注意事项

1.《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2.《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QQ咨询
Skype
拨打电话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

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

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

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

手机

关注微信

文章来自网络,只为了测试系统数据量,无任何商业用途,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闽ICP备15015615号-11  技术支持:企业科技 

投诉邮箱:
547532433@qq.com
首页
菜单
产品
位置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