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刺楸树根是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中医认为刺楸树根有凉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刺楸树根基本信息
别名
刺根白皮、鸟不宿根皮、钉木树根、刺五加、刺楸根。
来源产地
中药刺楸树根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约10m,最高可达30m,胸围达70cm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圆柱形,淡黄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钉状皮刺,刺长5-6mm,基部宽6-7mm。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柚细长,长8-50cm,无毛;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脉上具淡棕色软毛或除基部脉腋外无毛。伞形花序列 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cm,直径20-30cm;伞形花序直径1-2.5cm,有花数朵;花萼无毛,边缘有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白色或淡黄绿色;雄蕊5,长约2.5mm,内曲,花丝较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盘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约5mm;宿存花柱长约2mm。种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采收炮制
多于夏末秋初采挖,洗净,切片或剥取根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
根含多糖,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水溶性多糖有葡聚糖和果胶质。
刺楸树根功效与作用
性味
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
凉血散瘀,祛风除湿,解毒。主肠风下血,风湿热痹,跌打损伤,骨折,财身浮肿,疮疡肿毒,瘰疬,痔疮。
传统附方
①治肠风下血:刺楸树根、漏芦根。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脱肛:刺楸根、五倍子各五钱至一两。熬水洗。(《重庆草药》)
③治跌打损伤:鲜刺楸树根四两,土鳖虫一钱。酒煎内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骨折:刺揪根、、大母猪藤根、各等分(鲜用)。捶绒,拌或酒,先以手法将骨折处复位,再包此药,后上夹板固定,对时一换。(《贵州民间药物》)
⑤治痒子:刺楸根、骚羊牯、天葵子各二两。炖五花肉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痔疮,清热解毒。
2.《四川中药志》:散血,清热,除风湿。治肠风下血,跌打损伤及风湿骨痛。
3.《陕西中草药》:清热,凉血,除风湿,排脓生肌。
刺楸树根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妇慎服。
备注
其他部位亦可单独入药,如刺楸树叶、刺楸树皮、刺楸茎。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