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中药慈竹气笋是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中医认为慈竹气笋有清热止渴,解毒,止血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慈竹气笋基本信息别名
阴慈竹笋的功效与作用子、阴笋子、气笋子。
来源产地
中药慈竹气笋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分布于西南各地。
原形态
慈竹,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着,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采收炮制
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笋,晒干。
慈竹气笋功效与作用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微甘,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热痛,脱肛,小儿头身热疮,刀伤出血。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方》:煅搽肾风痒,小儿头身恶疮。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收脱肛。
3.《四川中药志》:治消渴,小便热赤作痛。
4.《重庆草药》:烧灰研细数刀伤,可以止血生肌。
慈竹气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缎存性,研末敷。
其他
其他部位亦可单独入药,如慈竹根、慈竹花、慈竹茹、慈竹笋、慈竹箨。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