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研究中医学就必须清楚中医学的语言。中医学的语言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1]。隐喻是一种可用于弗雷泽,著.金枝[M].许有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5]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120[6]田代华,刘更生,整理.
剂量是方剂的重要元素。一般来讲,任何一首方剂都必须规定各药味的用量。如桂枝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在方药剂量研究方面,人们往往较多地注意方药的单剂用量,而对其每日服量与每次服量注意不够,研究不多。研究服量,把握服量,这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避
肝脑之间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发生在肝一脑(liver-brain)之间的许多情志性事情,包括从中筛选出能使人类在经常给自己带来抑郁、伤感和愤怒的生存竞争中获得情感安慰、幸福和快乐的新的药物。
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是重要的致病之源,所以在中医学中有如果你不能完全做到不生气,就一定要学会消气,可采用躲避法(及时离开生气现场)、宣泄法(与他人聊天谈心,甚至大喊几声,以宣泄心中的不快)、转移法(如听音乐、到室外散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升华法(如吹拉弹唱,看
临床试验的最终目的是为现实的医疗决策提供参考及借鉴,因而研究的设计及实施过程应当贴近且能真实地反应临床实际。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并提出个体化治疗模式[1-2],而国内外现已开展的大多数中医临床研究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原则[3-4],也因此错估了中医疗法的实际效果[5]。此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Berkman首次提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即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即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与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1]。有学者综合目前各类文献的观点总结认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
章太炎(1869年-1936年),浙江余杭人,名炳麟,字叔枚。初名学乘,仰慕顾炎武(名绛),更名绛,别号太炎。近代著名民主主义革命家、思想家、小学家、学者。著作之富,等若海山,才大义高,臻俊抵极,学问渊博,堪称学海。健在时,为国内外推崇数十载,其殁也,犹为后世敬仰思慕。
研读医家治学与临证,在享受卓越中,学必悟,悟而生慧,之后把神鉴的妙要箴言,寄给广大读者,是卢祥之教授《医溪絮语》的新奉献。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作者卢祥之,安徽阜阳人。幼承家学习医,后就读上海中医学院,又在山西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曾任中医药研究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
近代中医教育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但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缺少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本研究采用史料挖掘、分析等多种方法,理清近代中医教育发展史的脉络,挖掘其在学校创立、课程设置、教育思想等方面的成绩,探讨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主要影响。考证古代中医教育,最早明确记载的为唐代
脏腑辨证是今天中医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辨证方法。通过辨证,我们可以判断出患者当前的疾病是虚是实,哪种虚,哪种实;病变的位置是脏是腑,哪一脏,哪一腑。给大家分享天下无疾总结出的一套初学者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脏腑辨证教学方法。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病例,用以上方法分析起来,似乎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