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1.细辛敷脐。细辛20克,研为细面,取3~5克,用米醋做成药饼,贴敷脐中,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本方散浮热,解郁火,通窍止痛。2.口腔炎散。细辛、官桂、吴茱萸各3克,研为细末,将适量药末撒满患者脐孔,并按紧,再用胶布贴紧,勿使药末漏出,同时兼用本散涂搽口腔
王某某,男,12岁。2011年7月10日来诊。患儿因嗜食辛辣,致使口腔黏膜、舌面溃疡反复发作难愈1年有余,经西医口腔科以抗菌消炎,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药口服,复方碘甘油涂敷患处,多能收效,但不久即发。患儿本次复发已半月余,舌面左侧溃疡面0.8mm0.05mm,疼痛明显
黄豆芽有清热明目、防止牙龈出血的作用。冬天由于室内干燥、上火而引起的牙龈肿痛,应多吃点黄豆芽。黄豆芽富含维生素C,既能抗氧化,又能预防牙龈肿胀、出血。它富含的维生素B2可预防口角炎、唇炎的发生。另外,黄豆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对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的辅助
萎缩性舌炎,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用补充维生素B2或口服干酵母的方法来治疗;中医认为,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黏膜萎缩性改变,属。中医对本病辨证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滋阴降火: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者。症见口干舌痛,食欲减退,舌色红绛充
面瘫专家赵恢富,百度知道专家团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特聘专家。复大面神经科专家组成员。从事面神经疾病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02年首届中国民族医药科技交流会,被评为专业最高奖;发表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特色隔姜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热力能窜透皮肤,直达穴位深
患儿吴某,男,8岁。2011年3月6日初诊。述其发热,双耳垂下肿胀疼痛2天,某医院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经服阿莫西林、阿昔洛韦,及外贴鱼石脂膏等无效。刻诊:发热38.6℃,双侧腮腺部位肿胀、疼痛,溲赤、便干、纳差,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证属外感风
牙龈出血时,人们一般会归结于,常表现为牙龈出血,血色淡红,常伴有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齿摇不坚等,起病较缓,并迁延日久。可多吃一些滋阴降火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桑葚、鸭肉、紫菜、鸭蛋、枸杞等,也可以服用枸杞茶或茜草茶。方法:枸杞子6-9克,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出血严重者可
刷牙法是用药物牙膏刷牙,以清洁口腔,防治口腔疾病的方法。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选用不同的牙膏。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刷上牙时要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要从下往上刷;舌面用同样的方法,前牙舌侧可将牙刷竖起;刷上牙时用拉下的动作刷,刷下牙时用提上的动作刷。刷
口疮又称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本病属中医4日即可治愈。此法适治单纯性口疮。也可用黄连3克,甘草9克,煎水频频含漱。一般两日即可收效。此法适治心火上炎之口疮。文兴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其症状表现为患侧表情肌麻痹,如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面肌不自主抽动。多因感受风寒、情绪激动而诱发。中医治疗面肌痉挛,早期以祛风活血为主,病程较长的治宜滋养肝肾、平肝息风解痉。笔者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参考使用。1.麻黄3克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