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肝血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形瘦,头晕耳鸣,多梦,两目干涩及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爪甲不荣,女刁女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苔薄,脉细。常见于女刁科病、神经系统疾病、眼病、贫血、营养不良、重病恢复期以及年老体弱者。治宜补血养肝。可选四物汤(膏)、当归补血口服
慢性肝炎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漫长,缠绵难愈。临床表现为易疲乏、腹胀、肝区疼痛、食欲减退、厌油腻等症状,并伴有肝肿大,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人伴有脾肿大,蜘蛛痣,肝掌,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肝硬化。现代研究表明,练习马步桩功时膈肌下降,对肝脏具有按摩作用,能
肝病是热重或湿热并重。以热为主者,可用茶除烦止渴,解腻清神。实践证明,绿茶有抗凝、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减轻白细胞下降等活血化瘀作用。对慢性肝炎有五心烦热、口干口苦、牙龈红肿出血的血瘀血热型患者,绿茶有辅助治疗作用。肝病患者口渴思饮者,早晨起来泡绿茶1杯,陆续加水饮用。晨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脂肪肝可归等证的范畴,根据其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相应的食疗方来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常有胁肋胀满疼痛、暖气、腹胀等症状。可用香郁茶来治疗。取郁金、香橼皮各10克,加水1000毫升
病因病机肝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肝的阴阳失调。肝脏体阴而用阳,以阴为体,以阳为用。病态时多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炎患者肝的阳盛表现为肝脏气郁气盛,由于气郁而化火(热),气盛而导致肝气本身的郁结。肝气横逆犯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湿浊,亦可致损而见脾胃气虚。气郁过久可致血瘀形成
脂肪肝患者,可在中医师辨证后,选用药膳调理:丹参陈皮膏: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丹参、陈皮加水煎,去渣取浓汁,加蜂蜜收膏。每次20毫升,每日2次。此方可活血化瘀、行气祛痰。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佛手香橼汤:佛手、香橼各6克,白糖适量。佛手、香橼加水煎
经验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芪各30克,鳖甲、虎杖、丹参、太子参、赤芍、贯众各15克,首乌、枸杞子、柴胡、佛手、甘草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8例,临床治愈33例,好转34例,无效11例。
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脂肪蓄积过多所致,常吃乌梅粥有助于排出肝脏堆积的脂肪。乌梅中含有丰富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可修复肝脏组织,降低谷丙转氨酶,提高肝胆转运能力,排出堆积的脂肪颗粒。用法是:乌梅20克煮沸15分钟,取汁,将50克粳米放人乌梅汁中,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
治慢性丙肝(湿毒内蕴)方处方:藿香、佩兰、厚朴各15克,陈皮、法半夏各10克,砂仁(后下)、木香、白豆蔻各6克,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各2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健脾利湿解毒。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湿毒
肝脓肿辨证治疗,常可分为3种类型:肝胆郁热型、火毒壅盛型、正虚毒恋型。肝胆郁热型:多见于肝脓肿早期,常见往来寒热,胸闷口苦,右胁微肿隐痛,吸气时疼痛加剧,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数等。治宜疏肝胆郁热,药用柴胡清肝汤或金铃子散加减。火毒壅盛型:多见于肝脓肿中期化脓阶段,症状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