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属切诊。切诊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切诊主要指切脉,亦称脉诊。邢子才和一旁的大臣都附和着,力推邢大宝和皇帝一起出
曾经担任周恩来总理保健医的高辉远曾治疗一高烧病人,男,23岁。暑季发热已4天,体温39.4度,身大热,汗大出,口渴,脉洪大,一派阳明大热之象。此前在外院服用过白虎汤,可是连服二剂仍旧高热不退。高辉远临诊细察,见患者舌中心有白腻苔如拇指大,又诉胸闷,遂投以苍术白虎汤,两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独特性,在于其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带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印迹,因而可谓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这种复杂的属性,形成了相应的特色语言体系及鲜明的语言风格,其中的修辞现象即是其显著特征。兹对此加以分析。自然
心包,在《内经》中出现次数并不太多,但是因为温病学中的中医脏象理论中的心包即冠状动脉之假说[J].医药产业资讯,2006,6(3):111.[3]林海鸣,郑敏麟.心包的解剖实质是血脑屏障[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22):58-61.[4]宋知行.简论心包
吴瑭(1757-1841),字配珩,号鞠通,江苏省淮安市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他撰写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堪称不朽的中医著作。吴氏创立了温病并指出痘疮稀少者可不服药,三四日者用辛凉解毒药一帖,七八日用甘温托浆药一帖,最多不过二帖,必须使痘发行浆满足
《药论四则五色》中同类词语的使用,体现着古代宫殿建筑词语应用于人面的特殊文化现象。
《伤寒论》中特殊煎煮法与服法小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患者历尽艰辛找到明医,开对了方子,怎么能毁在煎煮方法不规范或是服药不得法!本文系统总结了经方中特殊煎煮法和特殊服药方法,以飨读者。仲景方药煮法和服法
从世界医药学起源与发展脉络看,四大古代文明早期都是先积累起了天然药物的知识,而后逐渐出现了医学的基础理论。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了两个明显的不同特点,一是天然药物知识与医学理论不相融合,二是天然药物知识与医学理论相互融合。近代之前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医药学表现出的
在中医学理论中,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精、气、神学说。人体的功能正常,就是精、气、神三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精、气、神三者可以相互转化。古人并不十分重视言语概念的准确界定,而是更加重视对
《药性赋》又名《素问抄》、《脉诀抄》、《药性抄》,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书中对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