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蚔母。来源: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unhe)的干燥根茎。产地:河北省易县、张家口、蓟县、山西、河南、内蒙。以易县产品俗称西陵知母最为著名。性状鉴别:毛知母:扁圆柱形,有时分叉
中医,作为中国特有的医学门科,各种学说理论不乏是你我大众所熟知的,比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等,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中药好,西药快”,自然是提到中医便会提到中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样一味药材,它具有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的功效,它
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用,“四气”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辛、甘、酸、苦、寒”一般药物只有一味一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用的时候,根据君臣佐使组成方剂。1、知母常用功效(1)用于温热病、高热烦躁、口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之症及
知母饮组成:赤茯苓3两、黄芩3两、黄耆3两、知母2两、麦冬(去心)2两、甘草2两。用法: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入桑白皮煎熟,再入竹沥同服。主治:妊娠心脾壅热,咽膈渴苦,烦闷多惊。子烦,脉软数者。来源:《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知母玉女煎组成:生石膏15g、
中医是我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一大瑰宝,它不仅可以在人生病时治病救人,药材更是大都取自于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百合、蝉壳、知母、川贝等等,调配出熬制汤剂在日常食用。比如说这知母百合汤。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普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
【名称】:知母【英文名】:CommonAnemarrhenaRhizome,RhizomeofCommonAnem【拼音】:ZhīMǔ【别名】:提母(《范子计然》),芪母(《广雅》),蚔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本经》),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类别清热泻火药[采制贮藏]春秋二季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治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
制作中药方剂,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对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有所了解,否则,搭配不当,将影响方剂的药用价值和味道。下面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做法。颇受人们欢迎的方剂草果知母汤。【处方】草果1钱5分,知母2钱,半夏3钱,厚朴2钱,黄芩1钱5分,乌梅1钱5分,花粉1钱5分,姜
相信大家对于知母这个词一定不陌生,作为植物,它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作为药材,知母可以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的作用
说到黄芩知母汤,大家应该能猜到这是一种中药的方剂,但是这个方剂是用来治疗什么病症的,很多人却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番。【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萎蕤23克黄柏(去粗皮,炙)1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