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爱去查,网站提供各类数据整合与发布查询 !
锁骨骨折又称为锁子骨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多为跌倒摔伤所致。因锁骨形状呈横S形,位置表浅,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均较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较易摸到移位的骨折端,故诊断不难。临床上可见幼儿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常为横断、斜行或粉碎性骨折,此骨折采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治
核桃5枚.置铁锅中炒炭存性.研为细末,用热开水冲服.一次服完;硼砂适量.冰片少许.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少量药末点眼数次.疼痛立止:芥末适量.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敷患处,每日2~3次.疗效甚速:小茴香6克.置瓦上焙焦.研碎.用热黄酒冲服.每日1次,一般2日可愈。(韩正光)
组成黄芪30克,鹿角胶12克,三七12克,土鳖虫15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牛膝12克,骨碎补15克,生甘草9克。功效活血、生血、生骨。主治各种骨缺血性坏死、骨折、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等。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方解黄芪善入脾胃
腰椎骨错缝是指姿势不良或突然改变体位致使腰椎小关节的解剖位置改变,关节机能障碍而引起以腰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中医骨伤科仍以L4~5小关节错缝、疼痛及压痛在左侧为例,患者坐在方凳上,助手固定患者右膝。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右手拇指按定L4棘突左侧,其余四
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骨痹范畴。病因多与年老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以足跟肿胀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中药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缓解疼痛,迅速消除症状。以温经通络、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治。取老桑枝、寻骨风、透骨草、海桐皮、姜黄、牛膝、威灵仙各30
外伤性足底部疼痛,系指患者趾骨跟骨底部由于外伤性损伤所引起的慢性疼痛。民间中草药治疗,宜舒筋活血,健骨补肾,温经通络为主。现谨献方药如下:1.中草药内服汤剂:丹参15克,怀牛膝10克,黄芪30克,薏苡仁15克,透骨草15克,当归15克,杜仲12克,川断10克,狗脊15克
内服方: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羌活、独活、防己、当归、白芍各12克,桑枝30克,炙干草6克。加减运用:偏热型加生石膏60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6克;偏寒型桂枝加至20克,再加细辛6克,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白花蛇或乌梢蛇9克;寒热错杂
不少中老年人患有脚跟痛病症,不易治愈。近年发现中华跌打丸外用治疗跟痛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是:1.取中华跌打丸2枚,白酒适量。将跌打丸以酒适量蒸化成膏状备用。洗净患处,将药膏摊于纱布上外敷患处,12小时换1次药,每曰2次,连续1周。2.跌打丸1枚,白酒50毫升,艾条适
跟痛症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由于跖腱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表现为晨起后站立或久坐起身站立时足跟部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或站立过久疼痛又加重。可以选用下列方法治疗。药物鞋垫法每晚用热水泡脚后,先
很多老人常腰疼背驼、四肢酸痛.这与骨质疏松症有关.可常饮牛膝茶来防治。牛膝味苦、酸,性平,能补肝肾,强筋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牛膝中所含的牛膝脱皮甾酮.能和骨组织中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维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动态平衡。此外.牛膝中的牛膝总皂苷能有效促进成骨
服务保障
专家全程陪审,专业强优保障权威保障
每张证书信息,均有认监委备案时间保障
所有认证项目,承诺当天申报费用保障
企业承诺,无隐形收费